翼虎你这是来保养的,还是来踢馆的?


上周,一台开了1万多公里福特翼虎新车逃离了4S店,来诺诺做大保养。

李日天现在已经转岗成为了吴越大王旗下的GDP红人,负责了这台车的接待工作。




车主Z先生说,之前拿这车跟着朋友去玩过一趟越野,所以这次保养提前来做一下,顺便来考察一下今后要不要把家里的其他车托付在这里。

非常好,我们就喜欢这么主动的客户。



因为提前一天做了预约,所以备的件都是齐的,保养工作就可以边查车边做了。



空调滤芯也到了要换的程度了,越野的时候估计没开内循环吧。



空调滤芯的褶皱里都是些灰尘和沙子,不过这并不算脏的。

有些车主两三年不换空调滤,那换出来的时候场面那叫一个震撼



我们给车主换上的空调滤芯是副厂曼牌的,别以为副厂的就是以次充好的,一些原厂件其实用料都是不如副厂的。

这个曼牌空调滤芯的滤网里面就有活性炭夹层,可以吸附掉更多的有害气体,相比上面那个单薄的原厂滤芯,简直就是技术碾压。

但是嘛,谁受益谁买单,这种副厂滤芯也是不便宜的。

反过来说,厂家在出厂的时候并不愿意花大价钱配上高质量耗材的,因为这种看不见的“好”属于吃力不讨好的好。



相比有些车需要拆踏板才能更换空调滤,翼虎的保养友好度简直感人了。



在诺诺做大小保养可不止换件这么点工作,基本的检查一样样都是要做的,技师正在检查翼虎的皮带轮系



新车一般刹车油含水量不会超标,但是这并不能成为省略项目的借口,按规矩必须是要查的,查完了还要把信息落到纸上。



检查冷却液冰点,在-30°C,合格!

只要冬天不往漠河方向跑,这个冷却液就不会被冻住。



全车检查单上,那些标着红色箭头的项目,都是常规保养的时候需要检查的。



部分检查和换机油需要把车升起来才能做,升起来之后,证据确凿——前保险杠下沿有多处剐蹭痕迹,这台车的确被拿去越过野。更明显的是,这车的发动机下护板也被干了道口子出来。

啧啧啧,别以为四驱就能越野,拿城市SUV去越野,就好比领导体察民情,比划比划就差不多了,真要下地割稻子,从地里出来怎么能不带点伤?

隐隐的感觉到,这车的车主Z先生路子很野。



放出来的机油的确也比较脏,如果一台车参与了大比例拥堵、赛道驾驶、越野穿越,那它的保养时间的确应该适当提前。

发动机对于整车来说,其实可以算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曲轴转了多少圈和轮胎行驶多少路没有必然的联系

所以大家也不要怪一台车在德国是10000km一保养,跑到中国变成了5000km一保养,你若天天开高速平均速度100km/h那跑15000km去保养都是妥妥的。



机油还在慢慢滴出来,借这个空隙查一下胎纹,对于新车来说,查胎纹深度的确显得 “形式主义”了哈。



等旧机油排干净,技师熟练地更换了机滤。



这台2.0T的Ecoboost发动机喝的是5W-30的机油,我们给他添加了银美孚。



机油加完之后,会先清洗一下放油口和机滤附近的油渍,等会儿还要把汽车发动起来,再升起来检查一下这附近有没有渗漏现象,确保万无一失之后才能对车辆进行交付。



福特车型的保养清零比较有意思,需要两只脚分别踩在油门和刹车踏板上,持续15秒之后清零才成功。

这下,总算是把一套大保养做完了。



保养做完之后还要进行复检,需要找其他组的技师师傅检查一遍才能通过,本次把关的是我们的明星技师张亮。



但这还没完,还有一道终检通过之后才能交车,终检会检查车子上是否有遗落的工具、没有解决的故障灯、是否装了座椅套等等细枝末节的问题。

如果车子做了轮上的项目,那还需要出去跑一趟路试来验收,这个大保养项目倒是不需要进行路试。



但若以为今天的内容就这么结束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在我跟拍保养过程期间,一双眼睛就在客休区注视着我~~

客户Z先生是我们公众号的忠实粉丝,尤其偏爱我主持的《破车评》,但是他一直很好奇,我是如何去评价一台车的。

趁今天这个套近乎的机会,他就把我给缠住了,非要让我评一下他的车。

嗯,他的顶配翼虎



好吧!没有怂车,只有怂人,既然你要评你30万的翼虎,那我索性拿出我40万的途观和你横评一下,正好之前没有体验过翼虎,也借机增长一下阅历。

不过这里声明一下,我评车没啥固定套式,看到什么有趣就挖掘下去说一段,但会尽可能为大家把汽车背后的设计智慧给展现出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两台车的动力没啥好评价的,翼虎的245马力吊打进口途观的170马力,我也体验了一下翼虎的加速感受,两台车的确是那种肉体可察觉的动力差距

其他底盘上面的配置架构,两台车几乎是一毛一样,别以为我睁着眼睛说瞎话,明明有三项是不一样的。


01


这台途观的四驱是用的Haldex第四代的后差速器,所以平时行驶的时候至少会向后轴输送至少5%的动力,仅仅是因为这个5%,就让这只螃蟹从50一斤的篓子里爬进了55一斤的篓子。

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作用有限,并且油耗会略微高一点。只要有交易的地方就会有税收,汽车的动力也会因为这5%的分流产生一些浪费,雁过拔毛。


02


翼虎的多连杆独立悬架也是四连杆悬架,或者我们称之为长短臂四连杆悬架(SLA),也就是Short Lang Arm的缩写。

途观是和高尔夫同平台,翼虎是和福克斯同平台,第一代福克斯就用了SLA,而高尔夫是MK5上才开始用,时间上还要略晚于福特。

之家的小编做功课不仔细,硬是把两个一样的东西写成了看似不一样的。


03


两车底盘唯一比较大的不同就是转向助力的形式,电子液压助力(EHPS)作为液压助力(HPS)和电子助力(EPS)的中间形态。

EHPS相对HPS省油并且能够提供一定的驾驶手感,目前市场上只有少量的产品会去选用这样的助力形式,因为成本最高。

但汽车助力的未来会是属于EPS的,现在EPS的成本基本逼近HPS了。

详情参考诺诺写的:【闲话聊车】乞丐QQ大改成宝马



两车的前挡风玻璃呈现出肉眼可见的斜率差,在外观上间接地会呈现出一个慵懒可爱、一个风格凌厉的差别。

但潜在的,也会体现在两台车的风阻系数上,途观的前挡比较陡,会更大程度地阻挡气流通过。



翼虎是如何实现更斜的倾角的,可以看这张照片,它的前挡风玻璃入侵到了发动机舱上方,所以在有限的车长上获得了更倾斜的前挡。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这套对向刮扫的雨刮,我们称之为蝶式雨刮,可以实现更大的刮扫面积,但是需要由两个雨刮电机协同来完成工作。而且这个雨刮片的位置被巧妙地设计在了引擎盖遮挡的位置,这样的话不会因为雨刮片阻挡高速通过的气流而引起风噪

而上面介绍的几点收益,都要归功于这片挡风玻璃的顾全大局,更斜的挡风玻璃意味着面积更大,更贵。



惊了,这台翼虎的前挡风玻璃竟然是带电加热的!



然后再看翼虎的前挡排水槽,这里又让我想起了经典福克斯的一个槽点,就是福克斯的制动液壶被藏在了排水槽的下面,如果要检查制动液,就必须拆开那个排水槽。

显然,福特在这件事上已经吃了教训,所以已经把制动液壶的位置设计到靠前的位置了。

再观察那个排水的位置,雨水或者雨刮液会从这里流下去,这里最重要的设计准则就是不要在排水的下面放置重要的东西,线束呀、电机呀、插头呀,最好都不要设计在那里。



我们来看看我可爱的小观观。



经典反面教材,途观的减震器顶端螺丝就设计在这个位置。带来的尴尬就是:换减震器的时候因为生锈拆不开来,弹簧和减震器分离不开,换的话可能就要整根换掉。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修过!



但是翼虎过于靠前的排水槽也有一个小BUG,就是它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机油尺的使用。



然而论机油尺使用的便利性,哪有大众如此有先见之明(手动滑稽)。



后面的外观部分,可以感觉到两台车巨大的设计风格差异,途观圆润饱满追求一个整的感觉,翼虎线条凌厉追求一个野的感觉。

审美嘛!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就不多点评了。

后备箱尾门和牌照框设计的一些小讲究大家可以参见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大众途观成功背后的小秘密!


下面主要还是想聊几点后备箱的功能性。



后备箱开口离地高度,两者差距明显,原因的话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讲过了,这是牌照位置设计影响的。

还有就是途观用的后备箱隔板是整片式的,如果碰到搬家的情况,后排座椅放倒以后,这块隔板拆下来会变得无处安放。

而翼虎使用的是可伸缩的隔板,可以轻松拆下以后放在第二排腿部位置。



但也不得不说,汽车的进步是螺旋攀升的,到了新一代的途观L的时候,不光用了可伸缩的隔板,并且可以收纳到备胎槽里面,简直是感人的设计。

我家的途安L上也是用了同样的设计,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厂家用上这一招。



说到备胎槽,又可以在细节中发现一些异同。

相同的是,两台车的备胎都是“放偏”的,因为这样可以很好地让其中一侧的储物槽变得规整,可以放下更大件的东西。

不同的地方在于,途观把储物槽主要布置在了备胎的两侧,而翼虎则布置在了备胎的前方,伸手去够有点吃力。

我在想,为啥这里会有不一样,思考了很久,最后发现,原来是因为进口途观太短



但途观也不是没有亮点,途观上固定备胎槽盖板的机构,就比翼虎上的这个钩子精巧很多,四两拨千斤的感觉。成本上不会差多少,但是使用的时候却能感受到人性的关怀,这就是工业设计的魅力!



残酷的是,微操选手碰到了装备碾压,那简直就是摔电脑的节奏。

此时就好比,我操作着9个编队的军团,打出了200+的APM,但是对面的玩家操作一个英雄,把脸放在键盘上滚动两下就把我100人口的民兵给团灭了。

途观的尾门手动的,而翼虎的是电动+踢脚感应的。



实现踢脚感应这个功能原理也不难,就是在有电尾门的基础上,在后保险杠内侧装这么一个传感器。除了偶尔炫个技之外,车主也通过它来锻炼身体的平衡性

两台车上市相隔5年左右,虽然都是各自的顶配,但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很多地方几乎没有可比性而言,尤其是和汽车电子相关的部分。


自家的氛围灯和别人家的氛围灯


自家的多媒体和别人家的多媒体


自家的车载导航(注意卫星已经全丢了)和别人家的CarPlay映射导航


计算机界存在这一条摩尔定理,每隔18个月,运算速度快一倍,芯片成本降一半。

汽车上,似乎也存在这类似的规律,在推动着汽车产品的进步,只是进化速度没有那么显性。



但有些东西,似乎并不遵循这套发展的规律,比如已经和身体适配多年的大众人机交互,包括手感一流的R-line方向盘



比如自家的信仰和别人家的信仰。



这车我不评了!

感觉你这台翼虎不是来保养的,分明是来踢馆的!

似乎途观也没太多地方能够还击了,当人家和你比产品力的时候,你偏偏和人家比情怀,想想这种思维方式还是蛮可怕的。

但这也没啥,毕竟两台车相差了5年,而且2011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正是大众溢价能力如日中天的时候,SUV市场的竞争也没有现在那么白热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款产品有着迷人的闪光点,同时也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但这些都是无数工程师们的辛苦付出所造就的工业杰作,每个杰作又承载着各自品牌的个性和时代的印记。

最重要的是,大家要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汽车依然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最后,装完B不用付钱吗?麻烦Z先生你把保养费用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