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舒适、配置均衡,这台销冠竟然一年打七折?【图文笔记】

什么是王者?这就是王者。


轩逸是过去几年中,最畅销的轿车之一。唯一能与之一战的,便是上汽大众的朗逸了。

不过最新一个月的数据显示,轩逸月销量已经达到了4.8万辆,超过很多混得不好的车厂全年总销量了。

所以这篇路试笔记,不仅要看看这台二手轩逸的战力如何,也要探寻下这款看似极其普通的家用车,何以大杀四方?



作为一款常青树,我们在售的这款“老轩逸”具有日产上一代车型家族式的前脸。

粗壮的银色U型杠配合蜂巢式进气格栅,使前脸显得非常运动、张力十足。


而机盖上的筋线则和大灯一起,延伸了前脸的气势。


日产在有限成本之下,把外形塑造出了风格,而且把风格贯彻到很多细节之中。不像有些车型:感觉很有亮点,但不同亮点之间缺少呼应。


车身线条方面,轩逸的身姿算是十分流畅协调了,符合广大群众的审美习惯。


这两天看到某法系品牌的新车,光看那C柱造型就知道这款车要凉了。相比之下,轩逸的设计真是竞品的老师。

相比之下,2019年换代的全新轩逸前脸更运动、线条更刚猛。只是设计上跨得有点大,我还要适应几年……


相比于流畅的侧面造型和凶悍的前脸,轩逸的尾部就平淡无奇一些。


它通过尾灯的造型“承接”了腰线传递来的力量感,但明显在尾部进行了消散,使其归于平淡,而不是试图打造一款惊天动地的漂亮屁股。


单说这台车而言,车子漆面质量还算不错,明显的瑕疵就这一处。


轮胎剩余寿命自然十分充足,四条胎使用的也很平均,具体的寿命状况可在我们小程序的耗材表单中查询。


我发现但凡销量出色的家用车往往都有一个共性:车门可以任意角度停下。


此外,轩逸的车内空间不错,但并未盲目削减车门厚度。这虽然对安全性没多大影响,但是对NVH还是有点儿改善的。


相对于颇有特点的外观,轩逸的内饰就显得普通许多,做工不错,但也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用料,总体上维持了一种很家常的感觉——缺乏亮点,但也没有槽点。


作为豪华版车型,虽然配备了无钥匙进入+无钥匙启动、自动大灯等配置,但多媒体主机的缺席还是小有遗憾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多功能方向盘把所有的操控按键都放倒了左手边,右手边只是一个巨大的“按钮”——摁喇叭的。


实际上,那右侧的银色“按钮”并非真正的按钮,你按下它也只是按下了整个安全气囊,和普通车子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通过这个银色按钮按下会省劲一些,只要大拇指发力就可以了。而若是从中间去摁喇叭,还是要点力气的,真不如通过右侧的银色“按钮”轻松。


之所以会有这个优势,是因为轩逸的安全气囊是个左右较长的造型,银色“按钮”位置具有更大的力臂,所以摁喇叭会省力一些。


开多了日系车,你会发现自动空调其实真是很高配车型的专享。


车内各处按键成色都保持得很好,没有油手印,也没有什么磨损划痕。


不过左手侧暗藏这么多按键,猛一看还是很牛逼的,仔细一看……哎……


不论是50万的日产还是15万的日产,座椅一直是重点关照的对象。


日产大沙发的美名,轩逸向来能分到一杯羹。

轩逸的座椅相对宽厚,即便是再胖的乘客,也可以有效支撑。此外,厚实的座椅具有极多的填充物,隔振性能优异。


单就成色而言,这台车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


主驾驶出色,副驾驶就更没话说了。


中控的宽度一直是日产普通车型极力控制的,无论是骐达还是轩逸都是如此。


不控制这里的宽度,哪来空间放沙发啊!


说到空间,就不得不猛吹一波轩逸了。


轩逸的后排空间绝对是这款车中亮点中的亮点。光看这后排的表现,就值这台车10.8万的票价了。


作为一款A级车,轩逸拥有2.7m的轴距。这个数据,说实话只能是优秀,谈不上顶尖。


但轩逸真的是把好钢都用在刀刃上了。


将前排座椅调节到正常位置,选择一个舒适的坐姿,此时这超过20cm的膝前空间已经是行业翘楚。

考虑到它前排座椅靠背过于厚实,后排坐垫也绝无缩水,这样的成绩就更显含金量了。


后备箱容积为510L,也算是很不错的水平,对得起自己4.6m的总车长。


此外,轩逸的后备箱开口做得很不错:开口较低,而且纵向高度很高,装卸货物会非常方便。


备胎槽很干净,而且工具似乎都没有动过。


我们以前遇到过备胎固定不紧导致的备胎槽异响,在过颠簸路面容易听到金属薄板敲击声。将备胎固定紧实,这个异响就消失了。


机盖之下,是一台动力参数很给力的1.8L自然吸气发动机,工作稳定而且油耗控制出色。


在油门初段时,发动机吐劲偏激进,但只要脚头适应了这种特性,整台车在起步时会显得游刃有余而后劲十足。


适应了发动机之后,你就很容易用这台发动机刷出很离谱的油耗数据。


这是前车主留下的战绩(平均车速40km/h),说明这台车高速工况更加节约。

我试车20km左右,愣是没把平均油耗弄上去一丝一毫,看来的确是“日久生情”才获得的数据。


打开机盖时,我发现轩逸对机盖撑杆的处理很潦草,就是那根铁棍弯了个钩子。


但仔细一看,我发现错怪人家了:这钩子其实套在一个还算精巧的塑料轴套里。这样做既防止撑杆表面破漆生锈,还能约束撑杆转动,增加一些质感,而且还没有摩擦异响。


很多人会关心轩逸的变速箱异响问题。


在我试车的几十公里中,并没有发现有任何异常。



最后再夸一下轩逸的厚道:原厂标配隔音棉和前密封条。


这对控制噪音、防止机舱进太多灰尘都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大部分车主——不论是新车或是二手车车主,他们对车的要求很简单,只有几条是特别重要的。


而轩逸恰好都完成的很均衡、很给力。这种“到位”的感觉其实恰恰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对车的最具代表性的诉求。

归根结底,轩逸的胜利是产品定位的胜利。它生来就是一款“买菜车”,因为快快乐乐去买菜才是老百姓的最大刚需。

最后,说一下行情:这台车上牌1年就比新车指导价跌去4万有余,约合30%左右,算上购置税,大约节省了5万元左右,性价比已经很明显了。